JIS#400碳化硅微粉D0最大值为75.0,D3最大值为58.0,D50较度中值为30.0±2.0,D94最小值为20.0。JIS#400碳化硅微粉的化学成分为SIC不小于99.00%,F•C不大于0.12%,Fe2O3不大于0.12%。该产品粒度执行标准参照日本工业JIS R6001-1998标准,化学成分采用国标GB/T3045-2003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。为了保证碳化硅微粉作为切割刃料的均衡自锐性,粒度形状为等积而具刀锋。该产品粒度分布集中且均匀。JIS#400绿碳化硅微粉表面经过特殊处理,微粉比表面积略大,外表干净清洁,与聚乙二醇等切削液有很好的适配性。具体信息,详见:http://www.silicon-carbide.cn/chinese/silicon-carbide-powder.html。
碳化硅至少有70种结晶型态。α-碳化硅为最常见的一种同质异晶物,在高于2000 °C高温下形成,具有六角晶系结晶构造(似纤维锌矿)。β-碳化硅,立方晶系结构,与钻石相似,则在低于2000 °C生成,结构如页面附图所示。虽然在异相触媒担体的应用上,因其具有比α型态更高之单位表面积而引人注目,但直至今日,此型态尚未有商业上之应用。 因其3.2的比重及高的升华温度(约2700 °C),碳化硅很适合做为轴承或高温炉之原料物件。在任何已能达到的压力下,它都不会熔化,且具有相当低的化学活性。由于其高热导性、高崩溃电场强度及高最大电流密度,近来在半导体高功率元件的应用上,不少人试着用它来取代硅[1]。此外,它与微波辐射有很强的偶合作用,并其所有之高升华点,使其可实际应用于加热金属。 纯碳化硅为无色,而工业生产之棕至黑色系由于含铁之不纯物。晶体上彩虹般的光泽则是因为其表面产生之二氧化硅保护层所致。更多信息,请见:http://www.silicon-carbide.cn/chinese/index.html。